gānxiàoliù

拼音
gān xiào liù jì
注音
ㄍㄢ ㄒㄧㄠˋ ㄌㄧㄡˋ ㄐㄧˋ
繁体
幹校六記

干校六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校六记gān xiào liù jì

  1. 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网络解释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1981年7月首度出版。

该书共收录《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散文记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等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明港干校期间的生活。该书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革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体现了杨绛对干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革的批判反思精神

1989年2月该书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在24部获奖作品中名列榜首

干校六记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ān,gàn 部首总笔画 3

    干 [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河之干兮”。 7. 个数。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事情要干。 [更多解释]

  • 拼音 xiào,jiào 部首总笔画 10

    校 [ xiào ]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校 [ jiào ] 1. 比较。 校场。 2. 查对、订正。 校勘。校订。校对。 [更多解释]

  • 拼音 liù,lù 部首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2. 把事物写下来。 记录。记功。记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 游记。日记。大事记。 4. 符号,标识(zhì)。 印记。标记。记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 奏记。笺记。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 胎记。 7. 量词,指打一下。 给他一记耳光。 [更多解释]

干校六记的分字组词

干校六记的相关词语

【干校六记】的常见问题

  1. 干校六记的拼音是什么?干校六记怎么读?

    答:干校六记的拼音是:gān xiào liù jì
    点击 图标播放干校六记的发音。

  2. 干校六记是什么意思?

    答:干校六记的意思是: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