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长以月为心赏析

《中秋月五首》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以及他在月下创作诗歌的心情和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久以来,我将月亮视为内心的寄托,随着心境的浅深而题写出许多与月亮相关的诗作。缺少了它,我的笔墨就失去了灵感和指引,无论是明亮如玉的月色还是深沉如金的月光。修练丹道的道士们默默守护着月亮的光芒,而悟道的禅师们则在月下领悟了生命的真谛。然而,今夜是谁家的喧嚣打破了宁静的景象,嘈杂的音乐声传遍天际,破坏了我静心思考的氛围。

诗意和赏析:
《中秋月五首》通过描绘诗人对月亮的情感和月下创作的体验,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将月亮视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和启示,认为月亮的存在能够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以比喻的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深沉分别比作玉和金,突显了月亮独特的光芒和价值。

诗中提到了修练丹道的道士和悟道的禅师,暗示了诗人对修行和心灵觉醒的向往。道士们默默守护着月亮的光芒,象征着他们对宇宙秩序和自然之道的敬畏和保护;而禅师们在月下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显示了他们通过冥想与自然相融合,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然而,诗人在最后提到了今夜有人破坏了宁静的景象,聒噪的音乐声不断,打破了他静心思考的氛围。这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喧嚣和干扰,使诗人无法沉浸在月下的宁静中,或许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通过描绘月下的创作场景和探索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和隔阂。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