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日雨寒》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寒的二月十二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描述了重设匡炉火、还披故絮裘的场景。匡炉火是用来烤火取暖的炉子,而絮裘则是指用废弃的绒衣填充的衣物。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寒冷天气的应对,以及对物品的节俭利用。
随后,诗人提到了春风已经吹过一半,地域况南头。这里春风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南头则是指南方的地方。通过这种对春风和地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变化。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述了农耕的进行和花事的尽头。这里农耕动指农民们开始忙碌的农耕工作,而花事则指春天的花草盛开。通过对农耕和花事的描写,诗人展示了生活的循环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两句"浮生有过鸟,归计欠沉牛",以寓意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考。浮生有过鸟指人生如梦似幻,犹如飞鸟一般短暂。而归计欠沉牛则表达了对于回归平凡生活的思念和渴望,沉牛是指沉重的耕牛。通过这两句诗,诗人对于人生的虚幻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进行了表达。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二月十二日雨寒的景象,通过对寒冷天气、春风、农耕和花事的描写,展示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同时,诗人还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传达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