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殊欲谢人群赏析

《次韵和致仕李殿丞寅见寄之什因以纪赠》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乡国驰名几十春,
鸣臯一旦九天闻。
翔鸾栖棘曾为吏,
金鼎调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
片言折狱厌云云。
诗名已是齐康乐,
笔力何曾减右军。

抗表忽然干凤扆,
拂衣殊欲谢人群。
都缘梁苑慷为赋,
且免钟山被勒文。

清夜独吟牛渚月,
高秋时望帝乡云。
鲤庭禀训门逾盛,
兰畹传芳气益薰。

尽室远依洪井侧,
直钩犹钓楚江濆。
西山有乐应须铒,
待看蜺旌入紫氛。

中文译文:
乡国的名声传遍了几十个春秋,
鸣臯一下子就被九天听到了。
翔鸾曾经栖息在荆棘之上,曾经为官员,
金鼎却没有调往梅花,未能致君。

百里象雷嫌弃平凡的生活,
片言就能断送人的生死,厌恶种种云云之事。
诗名已经如同齐康乐一样响亮,
笔力从未逊色于右军的威武之气。

抗表的奏章突然进入凤扆(皇帝的书斋),
拂袖子表示与众人别离。
这都是因为梁苑的感慨激发了创作之情,
同时也免去了钟山(指刻字的刑具)勒印的痛苦。

在宁静的夜晚独自吟唱着牛渚上的月光,
在高秋的时候望向故乡的云彩。
鲤庭传承着受教之训,门庭日益繁荣,
兰畹传播芳香的气息日益浓郁。

家室都建在洪井旁边的远处,
直钩仍然钓着楚江的浑浊水流。
西山上有欢乐应该要敲响钟声,
期待看到蜺旌进入紫气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国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自信。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名声远播乡国,甚至被九天所知悉,以及自己曾经为官员但未能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遗憾之情。

诗人对权势和虚名的嫌弃和厌恶,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对真实和纯粹的追求。他将自己的诗名与齐康乐相提并论,表示自己的诗才不亚于当时的文坛名将。

诗人还表达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杨亿对乡国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自信。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名声远扬乡国,甚至被九天所知晓,以及自己曾经担任官员却未能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遗憾之情。

诗人对权势和虚名的厌弃和厌恶,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对真实和纯粹的追求。他将自己的诗名与齐康乐相提并论,表示自己的诗才不亚于当时的文坛名将。

诗人还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厌倦和对纷争纠纷的厌恶。他嫌弃百里象雷这种碌碌无为之辈,同时厌倦那些以片言断人生死的争论。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带来快乐与康乐,不愿被束缚于官场之中。

诗人以清夜独吟牛渚上的月光、高秋时望着故乡的云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诗才比喻为鲤庭传承的教诲,使芳香之气在兰畹上益发浓郁。

最后,诗人以家室远离喧嚣,依偎于洪井旁边,直钩仍然钓着楚江的浑浊水流来形容自己的安逸和淡泊。他期待西山上的欢乐能敲响钟声,期待蜺旌飞舞入紫气之中,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我与社会、权势与纯粹、名利与追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真实与纯粹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逸淡泊生活的渴望。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