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渡桑干冰欲结,
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干风始和,
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
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
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
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干,
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
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干上,
欲话白沟一惆怅。
中文译文:
渡过桑干冰欲结,
心中畏惧穹庐三尺深雪。
南渡桑干,风渐温和,
冰开始融化,易水应生波浪。
穹庐的雪落下,我还未到达,
等我到时,雪将坚白如磐陀。
与契丹人会面,经过凡间十天,
腥膻之气令人难以食用。
修羊乳煮粥,饮食简陋,
风隧和沙场不适合作为客人。
相互携手,马上渡过桑干,
旌旗一回,无法再返回。
胡人不忍送客离去,
长期和好,依附于中原。
年年互相送别在桑干上,
想起白沟,心中充满惆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苏辙奉使契丹过程中渡过桑干的情景。首先,诗人描述了北渡桑干时的寒冷景象,冰欲结,心中畏惧穹庐(指天空)上三尺深的雪。随着南渡,桑干的风渐温和,冰开始融化,易水上波浪涌动。这种对气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北方严寒和南方温暖之间的对比感受。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未到达桑干时,穹庐上的雪已经落下,等到他到达时,雪将坚白如磐陀(磐陀即指白色的大理石)。这里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在与契丹人会面的过程中,诗人描述了他与契丹人共同度过的十天。在这段时间里,食物简陋,腥膻之气令人难以食用。同时,诗人也描述了契丹人的生活环境,风隧和沙场不适宜作为客人。这些描写体现了异域文化的不同和契丹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诗人表达了胡人(契丹人)不忍送别,长期和好的情感,他们互相送别在桑干上,每年都有这样的场景。诗人回忆起白沟(地名),内心充满惆怅。这里透露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渡过桑干,冰欲结,
心中畏惧,天穹下三尺深雪。
南渡桑干,风渐温和,
冰开始融化,易水波浪涌动。
穹庐的雪落下,我未到达,
等我到时,雪将坚白如磐陀。
与契丹人相会,凡间共度十天,
腥膻酸薄的气味不可食用。
羊修煮乳粥,饮食简陋,
风隧和沙场不适宜作为客人。
相携走马,渡过桑干,
旌旆一回,无法再回返。
胡人不忍送客离去,
长期和好,依附于中原。
年年相送在桑干上,
想起白沟,心中充满惆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奉使契丹途中渡过桑干的情景。首先,诗人描述了北渡桑干时的严寒景象,冰面即将结冻,他内心对穹庐(天空)上三尺深的雪感到畏惧。随着南渡,桑干的风逐渐和煦起来,冰开始融化,易水上波浪起伏。这种冷暖对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北方寒冷和南方温暖之间的感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他未到达桑干时,穹庐上的雪已经落下,等到他到达时,雪将坚硬而洁白如同磐陀(即白色的石头)。这里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在与契丹人的会面中,诗人描述了他与契丹人共度的十天。在这段时间里,食物简陋,腥膻气味浓重,令人难以食用。同时,诗人也描述了契丹人的生活环境,风隧和沙场并不适合作为客人。这些描绘体现了异域文化的差异和契丹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诗人表达了契丹人不忍送别的情感,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并依附于中原。他们每年都在桑干上相互送别,想起白沟(地名),内心充满惆怅。这里透露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