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解沉浮赏析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佳节的饮酒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观赏着今夜的明月,感叹月亮向何处去,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他认为在另一个世界,那边才能看到光影的东方。他想象着天空外的无边无际,长风吹送着中秋的美好。

接着诗人提到了飞镜,他质疑这镜子是如何悬浮于天空,没有任何根基。他提到了嫦娥,传说中的仙女,她为何不嫁给谁而留在人间?这些问题让人感到困惑和忧愁。

诗中还出现了万里长鲸,诗人担心它会纵横触破月亮,破坏玉殿琼楼的美景。他提到了虾蟆,虾蟆在古代被认为是可以浴水变成仙的神奇动物,他问云彩和玉兔如何解决升降的问题。

最后,诗人追问:如果说一切都平安无事,为什么云彩渐渐地变得弯曲起来?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不确定的迷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的矛盾情感。这首诗词既有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引用,又有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联想,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与追问。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