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留金山两日》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大风来袭时金山的景象和人们的反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塔上一铃独自语,
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
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
渔舟一叶従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
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
此风聊得妻孥忏。
灊山道人独何事,
半夜不眠听粥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风来临时金山的景象,以及人们对风的反应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和独特的形象,表达了风的威力和人们对其的敬畏。诗人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风的威力和金山的景象。首句“塔上一铃独自语”,通过塔上的铃声传达了风的来临,预示着明天将会有一场狂风暴雨。接着,诗人描绘了朝阳下白浪拍打苍崖的场景,形象生动。第四句“倒射轩窗作飞雨”,通过对风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风势之大。接下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龙和渔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风势的敬畏和对渔舟勇敢面对风浪的赞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思考城市的繁忙和人们对风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对于风的威力不够重视,反而嘲笑那些因风而怒的人。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了自己和城市中的童仆对于风的态度,以及风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描绘了一个道士在深夜中听着粥鼓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遐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风的力量和金山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们态度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思考的内涵,是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