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清香似有私赏析

《梅花》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吟怀长恨负芳时,
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
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
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
解将声调角中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思考和感慨之情。诗人在长时间的怀念中,对自己的诗才和诗歌表达的能力感到自豪和满足。他发现,在雪后的园林里,梅花勉强还能开放,但是树木已经凋零,篱笆和房屋的枝条上也有几朵梅花。尽管梅花红艳动人,但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能只是因为它符合世俗的审美标准,而只有天空和清香才能真正与梅花有一种私密的关系。诗人嘲笑那些自以为有风度的人,他们无法理解和欣赏梅花的真正魅力,就像吹奏乐器时无法正确掌握音调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对梅花所引发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吟怀长恨负芳时”表明诗人长久以来对梅花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诗才的自信。诗人发现雪后虽然园林已经凋零,但仍有几朵梅花,这种景象使他感到欣慰和满足。诗人认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可能只是因为梅花的红艳动人,而不是真正理解梅花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只有天空和清香才能真正与梅花产生一种私密的关系,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高雅之情。诗人嘲笑那些只追求表面的人,他们无法欣赏梅花的真正魅力,无法理解和领悟艺术的精髓。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对艺术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审美的追求。诗人以梅花为媒介,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艺术真谛的探索和对世俗审美的嘲讽。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