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栅绛纱赏析

这首诗词《昼锦堂(己未元夕)》是宋代吴潜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昼锦堂(己未元夕)

绮绣成团,珠玑编织,远远望见灯火点亮的楼台。七子八仙三教,欢笑着相互挨近。管、箫、笙、簧相互交织争奏。声音如同从碧空中传来的韵律一般遥远。环绕着千盏灯火,宝栅与红纱交相辉映,云球与雾衮交织在一起。千里之外的人们欢笑快乐,游妓们合着歌舞,香雾笼罩着街道。大家都说今晚的节日安排得非常好。夜晚的风儿渐渐停息,夜色还留下一点月光。不需要拘束自己,我愿意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保持一样的情怀,陶醉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夜晚景象,以及人们在元夕之夜欢庆的场景。诗人运用绚丽的修辞手法,以绮绣、珠玑、灯火、楼台等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繁华景色。七子、八仙、三教等句子表达了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管、箫、笙、簧的交织奏乐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元夕夜晚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繁华喜庆的赞美和向往。诗末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时刻的珍惜和希望能够永远保持这样的情怀,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词流畅优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韵修辞,形象地描绘了元夕夜晚的繁华景象,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热闹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快乐时光的珍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美好时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将人们欢庆的场景展示得生动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