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一首宋代文天祥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花耐寒白如玉,
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
到底不能磨灭香。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傲然绽放,花朵洁白如玉,而在春风的吹拂下,花瓣的颜色逐渐变红变黄。作者提到,即使有人试图剪去梅花的花朵,却无法消除它的芬芳。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这段诗意味深长,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处。作者说,梅花的香气和洁白是梅花的本质特征。他认为,只要有人能够用鼻子嗅到梅花的香气,就能够感受到梅花的美妙。作者自称“我有天者在”,意味着他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存在,因此他能够体会到梅花的纯洁之美。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这段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对待梅花的态度的思考。古人非常重视梅花,他们甚至担心伐木会改变梅花的颜色。作者提到,如今大雅的作品已经很少出现,但这种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并没有消失。他说,诗人的言外之意无法被磨灭,梅花的洁白之美也同样如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绽放,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纯洁、美丽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并反思了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人性和艺术的思考。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