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朗读

长安城中雨成雪,退食冲寒过东阙。
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拏成百折。
玉龙战罢缠碧绡,流涎喷沫凝不飘。
仙人掌上露初冻,五老峰头冰未消。
飞花拂面吹还转,步屟穿林印犹浅。
鹤氅衣轻动欲翻,水精帘重寒初卷。
风骨昂藏敻出尘,俨如佩玉拖长绅。
须知世有后凋质,元是仙家不老身。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中雨战罢流涎沫凝
相关诗文: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译文及注释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是明代李东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水在长安城中变成了雪,我穿过东阙渡过冰冷的寒冷。
古老的柏树高耸入云,树枝如龙盘曲百折。
玉龙战罢,身上的蓝色绸缎还未解开,口中的唾液凝结不飘散。
仙人掌上的露水刚刚冻结,五老峰上的冰雪还未融化。
飞舞的花瓣拂过我的面颊,微风吹动后还在旋转,我穿过林间的步屟,脚印仍然浅浅地印在路上。
鹤氅衣轻轻晃动,欲翻身,水精帘重重叠起,初卷寒意。
风的骨气昂藏,从尘埃中散发出来,宛如佩戴的玉石拖着长绳。
请你明白,世间有后凋的命运,但只有仙人才能拥有永远不老的身体。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下雨变雪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示了雪后的静谧与冷寂,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细微之美。柏树高耸入云,象征着横亘在历史中的古老和坚韧。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以及与之相伴的感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仙人永恒不老的向往。

这首诗词凭借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示了李东阳独特的诗歌才华。读者在欣赏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诗人对人生的深思。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读音参考

zuǒ quē xuě hòu xíng gǔ bǎi xià yǒu zuò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cháng ān chéng zhōng yǔ chéng xuě, tuì shí chōng hán guò dōng quē.
长安城中雨成雪,退食冲寒过东阙。
cāng rán gǔ bǎi shì héng kōng, shù chǐ pán ná chéng bǎi zhé.
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拏成百折。
yù lóng zhàn bà chán bì xiāo, liú xián pēn mò níng bù piāo.
玉龙战罢缠碧绡,流涎喷沫凝不飘。
xiān rén zhǎng shàng lù chū dòng, wǔ lǎo fēng tóu bīng wèi xiāo.
仙人掌上露初冻,五老峰头冰未消。
fēi huā fú miàn chuī hái zhuǎn, bù xiè chuān lín yìn yóu qiǎn.
飞花拂面吹还转,步屟穿林印犹浅。
hè chǎng yī qīng dòng yù fān, shuǐ jīng lián zhòng hán chū juǎn.
鹤氅衣轻动欲翻,水精帘重寒初卷。
fēng gǔ áng cáng xiòng chū chén, yǎn rú pèi yù tuō cháng shēn.
风骨昂藏敻出尘,俨如佩玉拖长绅。
xū zhī shì yǒu hòu diāo zhì, yuán shì xiān jiā bù lǎo shēn.
须知世有后凋质,元是仙家不老身。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诗文推荐

风林不定惊枝袅,上有修翎两山鸟。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鸳鸯鸂鶒似争春,锦毛绣翼相鲜新。寒乌数点寂相背,颇学山翁避贵人。山鸡两翼花如剪,未胜鹅...

灵驾归何处,茂陵西更西。日轮埋地轴,云路隔天梯。月迥鸣鉴静,山围簇仗齐。玄宫松柏里,赡望转凄迷。

海宇熙平日,乾坤梦幻间。虹流始华渚,龙卧已桥山。尧荚惊新换,湘筠忆旧斑。翠华天上去,无路可追攀。

玉几终宵坐,彤闱彻晓通。孙谋思祖训,家教托储宫。天语丁宁际,龙颜仿像中。此身真隔世,地下倘相从。

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畎亩苍生念,闾阎白屋情。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岁旱忧疑狱,天寒悯戍兵。尚遗宽恤诏,朝野共吞声。

鹤发承颜日,龙楼问寝辰。宁宫同奉养,九庙极精禋。孝可通金石,诚能动鬼神。徽称高万代,垂宪及千春。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万年金匮在,遣训炳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