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朗读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荡胸天都
相关诗文: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译文及注释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以及对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山岭之巅云雾缭绕,使人心潮荡漾。
秋高气爽,万山的红叶纷纷飘落,
叠嶂重重,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巨灵山脉犹如巨人之手,
撕开了山石,从中分出南北两峰。
宛如巨人伸出的手指,
引领我进入天都的第一峰。

这首诗以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壮丽景色的震撼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比喻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景观的雄伟之美。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绘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之处。诗中的云雾、红叶、山石等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变幻多姿,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将巨灵山脉比喻为巨人之手,以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山的高耸与峻拔,使读者感受到了山势的雄伟和无穷的力量。整首诗以其意象瑰丽、意境深远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

赏析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使得诗中的景物更具有象征意义,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读音参考

zhì huá zi lǐng chū jiàn huáng shān tiān dū fēng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huá zi lǐng tóu yún dàng xiōng, qiū gāo mù luò wàn shān zhòng,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jù líng bāi shí fēn nán běi, fú chū tiān dū dì yī fēng.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诗文推荐

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秋净霜空露晓姿,水光山气总供诗。笔端幻出沧洲趣,赖有骚人慰所思。

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