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三首)

杂诗(三十三首)朗读

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
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
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
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
¤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杂诗(三十三首)译文及注释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刘基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
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
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
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月、风、烟雾以及堕落的蒿棘等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借助自然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化,以及人们在环境中的挣扎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意象,通过对云、月、风、烟雾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首句“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表达了人们虽然对于人生的奥秘和未知感到困惑,但内心的精神和灵魂依然存在。接着,“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将人比喻为飞蛾,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光明和美好时的盲目和妒嫉之情。

下一句“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描绘了风和烟雾的飘散,暗示了人生中的纷乱和不确定性。最后一句“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在纷繁世事中迷失自我的疑问。蒿棘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困境,作者在此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质疑生活的不公和艰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类处境的感慨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杂诗(三十三首)读音参考

zá shī sān shí sān shǒu
杂诗(三十三首)

yún yuè suī bù míng, jīng pò gù zhǎng zài.
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
fēi é yì hé zhī, chéng shí dù guāng cǎi.
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
tiān gāo duō piāo fēng, yān wù zhōng ài dài.
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
fēn fēn duò hāo jí, zhōng jìng wèi hé zuì.
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
¤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刘基诗文推荐

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新晴杨柳散春丝,长路行人有所思。愁上容颜青镜识,寒生亭馆落花知。高云送雨来无定,独鸟惊风去自迟。闷对亭前紫荆树,同根那得却相离。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口舌得官齐虏易,膏肓致疾上医难。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松乔气厚蟠。鸿雁随阳经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

长相思,在沅湘,九疑之山郁苍苍。青天荡荡林木暗,落日虎啸风飞扬,欲往从之水无航。仲尼有德而不用,孟轲竟死于齐梁。松柏摧折桂生蠹,但见荆棘如山长。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