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朗读

自怜循短绠。
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
忽似遇昌葅。
汉阳嗟欲尽。
咎繇惧忽诸。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自怜长沮翻疑
相关诗文: 殿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怜循短绠。
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
忽似遇昌葅。
汉阳嗟欲尽。
咎繇惧忽诸。

中文译文:
自己可怜地循着短暗的路径。
正欲向长沮请教。
茂陵的身体依然瘦弱。
淮阳的疾病尚未消除。

心中翻腾着疑虑,仿佛遭遇了有毒的水源。
突然间,就像遇到了昌葅一样。
汉阳城里叹息,希望悲苦能尽快结束。
咎繇惧怕突如其来的灾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庾信内心的困惑和焦虑。诗中的自怜循短绠意味着作者自己过于局限,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要向长沮请教,希望能得到指点。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则表达了茂陵和淮阳两个地方的困境和不幸。茂陵代指南朝的兴起,而淮阳则指北朝的领土。

接下来的几句"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疑虑和不安,他感到自己仿佛承受着毒水的侵蚀,犹如遇到了昌葅一般,昌葅是古代传说中的邪恶之物。这种比喻可能暗示着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两句"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传达了作者对汉阳的叹息,希望悲苦能尽快结束。咎繇则表示作者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时代的迷惘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不安。它通过对自身处境和时代局势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读音参考

fèng hé yǒng fēng diàn xià yán zhì shī qī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

zì lián xún duǎn gěng.
自怜循短绠。
fāng yù wèn zhǎng jǔ.
方欲问长沮。
mào líng tǐ yóu jí.
茂陵体犹瘠。
huái yáng jí wèi qū.
淮阳疾未祛。
fān yí chéng dú shuǐ.
翻疑承毒水。
hū shì yù chāng zū.
忽似遇昌葅。
hàn yáng jiē yù jǐn.
汉阳嗟欲尽。
jiù yáo jù hū zhū.
咎繇惧忽诸。

庾信诗文推荐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疎者根必深。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待归余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代郡蓬...

玉帛礼毕。神人事分。严承乃睠。瞻仰回云。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式道移候。司方回指。得一惟清。于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于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烟升玉帛。气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晰。翼翼虔心。明明上彻。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