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舆

权舆朗读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诗经生活
相关诗文:

权舆译文及注释

权舆翻译及注释

翻译
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呜呼哉!曾经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饿顿顿吃不饱。可怜啊!远远不如从前好!

注释
⑴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⑵於(wū):叹词。
⑶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渠渠:丰盛。《广雅》:“渠渠,盛也。”
⑷于嗟乎:悲叹声。
⑸承:继承。
⑹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权舆鉴赏

  这是一首贤士发牢骚的小诗,讽刺秦君养士待贤有始无终;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秦国没落贵族在叹息生活今不如昔的诗。

  此诗两章结构相同,在反复咏叹中见“低徊无限”(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之情,感慨秦康公不能礼待贤者。诗首句即以慨叹发语,仿佛是一个酸不溜丢的人才两手一摊,仰天长叹,让听者有“不提倒也罢了,提起两眼泪汪汪”的心理预设,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强烈对比就显得自然而不突兀。过去的日子里大碗吃饭、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顿供应的饭菜都非常简约,几乎到了吃不饱的程度,前后待遇悬殊,让人难以承受。其实,饮食上的一点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贤者在国君心目中的位置。

  诗的前后两章虽然相近,但些微变化间显示出歌唱者前后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从诗中无法看到诗作者慨叹之后待遇能否得到改变,但从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的战国齐孟尝君食客冯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权舆创作背景

  关于《秦风·权舆》一诗的背景,《毛诗序》云:“《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毛诗正义》曰:“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穆公之旧臣,不加礼饩,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嬴秦为求霸业,多有好养游士食客之君主,其中秦穆公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取由余于戎,获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并且屡败犹用孟明,善马以养勇士,一时间四方游士,望风奔秦。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旧弃贤,使游侠之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诗人在此背景下,唱出这首嗟叹的歌。

权舆读音参考

quán yú
权舆

yú wǒ hū, xià wū qú qú, jīn yě měi shí wú yú.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yú jiē hū, bù chéng quán yú!
于嗟乎,不承权舆!
yú wǒ hū, měi shí sì guǐ, jīn yě měi shí bù bǎo.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yú jiē hū, bù chéng quán yú!
于嗟乎,不承权舆!

佚名诗文推荐

有牲在绦,从以骍牲。或肆或将,有洁其俎。神嗜饮食,铋铋芬芬。莫腆于诚,神其顾歆。

太微呈祥,炎德克彰。佑我基命,格于明昌。一纯二精,有严典祀。于以奠之,以介繁祉。

練以纁黄,有篚将之。肸乡斯答,有神昭之。维神于民,实妈货食。归德报功,敢怠王国。

[姑洗为羽]烨烨其光,炳炳其灵。窅其如容,剡其如声。扇以景风,导以朱游。我德匪类,神其安留。

除地国南,有基崇崇。载陟载降,式虔式恭。燎烟既燔,黻冕斯容。神如在焉,肆予幽通。

[太簇为徽]八卦相荡,一气散施。隆炽恢台,职神声之。肃肃飚御,神咏于天。于昭神休,天子万年。

[黄钟为角]赤精之君,位于朱明。茂有万物,假然长赢。我洁我盛,我蠲我诚。神其下来,云车是承。

[圜钟为宫]离明御正,德协于火。有感其生,维帝是何。帝图炎炎,贻福锡我。鉴于妥虔,高灵下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