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逍遥咏朗读

还知受气禀天然,百法方为事理全。
假合都来归至道,修持远大更通玄。
二仪交感成祥瑞,八卦刚柔被俗牵。
何谓此中生恍惚,直须欵曲细精研。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逍遥咏译文及注释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通达玄妙的追求,同时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还知受气禀天然,
百法方为事理全。
假合都来归至道,
修持远大更通玄。

二仪交感成祥瑞,
八卦刚柔被俗牵。
何谓此中生恍惚,
直须欵曲细精研。

译文:
深知人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息,
百种方法才能构成完整的道理。
虚妄的事物都能回归至道,
修行的目标更是通达玄妙。

天地的两种力量相互交感产生吉祥瑞气,
八卦的刚柔特性却被凡俗所左右。
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
需要直面并虚心研究,不断精进。

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这首诗词以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表达了宋太宗对修身养性、通达玄妙的追求。

诗词开篇以“受气禀天然”来形容人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息。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人应当与之相应,与天地万物相和谐共生。作者认为,只有深入理解和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够构建起完整的道理和法则。

接下来的两句“假合都来归至道,修持远大更通玄”表达了追求至道和通达玄妙的修行之道。在宋太宗的观念中,凡俗的世俗事物都是虚妄的,只有回归至道,才能够通达更深的境界,领悟到玄妙的真理。

诗词的后半部分以自然界的二仪和八卦作为象征,探讨了人在社会中的境遇。二仪代表了天地的阴阳力量,八卦则代表了世间万物的刚柔特性。然而,这些本是自然界的力量,却被凡俗的社会所左右,受到了束缚和牵制。

最后两句“何谓此中生恍惚,直须欵曲细精研”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思考。作者认为其中的奥妙需要直面并虚心研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以求得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宋太宗对于修身养性、通达玄妙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这种追求和思考在宋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后世的文化和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逍遥咏读音参考

xiāo yáo yǒng
逍遥咏

hái zhī shòu qì bǐng tiān rán, bǎi fǎ fāng wèi shì lǐ quán.
还知受气禀天然,百法方为事理全。
jiǎ hé dōu lái guī zhì dào, xiū chí yuǎn dà gèng tōng xuán.
假合都来归至道,修持远大更通玄。
èr yí jiāo gǎn chéng xiáng ruì, bā guà gāng róu bèi sú qiān.
二仪交感成祥瑞,八卦刚柔被俗牵。
hé wèi cǐ zhōng shēng huǎng hū, zhí xū kuǎn qū xì jīng yán.
何谓此中生恍惚,直须欵曲细精研。

宋太宗诗文推荐

尘中罔测上玄机,日月忙忙速似飞。闲境不能精妙道,疑情谩说六铢衣。

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蟾影枝开三岛树,桃花风弄十洲春。相传灵异无虚说,道理分明尽是真。但信此中深护慎,修行所愿勿因循。

白发长,眉似雪,宗禅和尚何分别。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十地本因菩萨證,大乘俱是如来说。有空相,无空相,深浅是非皆为妄。一切诸法归何物,忽然觉...

仰望秋天色,月华露湿衣。传更方兴罢,萤绕御阶飞。

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看书闲罢笔,自在信缘心。

欲息何情思,良犹本不真。群心皆有异,老尽少年人。

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蹔歇。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