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译文及注释

《蚊》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夜晚的蚊子叮咬之苦,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绪。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床前蜡纸一灯明,
殷殷闻雷数震惊。
忽去青天无鸟迹,
骤来红树有莺声。
噆肤噬血宁甘死,
投隙穿帷太巧生。
为尔通宵愁不寐,
几回枕上又诗成。

诗意:
这首诗以一个夜晚被蚊子叮咬的经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深夜的愁绪和无法入眠的苦闷。诗中通过对蚊子的描绘,表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对比,以及蚊子叮咬所带来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蚊子的存在与消失,雷声与鸟鸣,以及诗人的愁思和创作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悲凉而寂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被蚊子叮咬的痛苦经历。首两句表达了诗人蜡烛下的孤寂之感,雷声震动了他的心灵。接着,诗人描述了蚊子离去后的宁静,与此同时,红树上传来了莺鸟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蚊子的仇恨和对生命的思考。他用"噆肤噬血宁甘死"来形容被蚊子叮咬的痛苦,同时又表现了他对死亡的抗拒。"投隙穿帷太巧生"一句则展示了蚊子穿越狭小隙缝的灵巧,使人不禁想到蚊子的顽强生存能力。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因为被蚊子叮咬而整夜愁绪难眠,但也因此频繁地在枕上写下了诗句。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蚊子叮咬的痛苦和诗人的愁思相互映衬,揭示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之间微妙而矛盾的关系,给人以深思。虽然这是一首以微小昆虫为题材的诗,但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诗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