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它的诗意表达了对朝廷中贤能之士的期望和对国家兴盛的渴望。
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的傅漕余为诗的寄托对象,傅漕余是杨冠卿的朋友,他的才华被赞誉为能够持衡衡量国家政务。诗人称赞傅漕余的才能,将其比喻为承袭明朝玉堂(指朝廷)著作的人物,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赏。
诗中提到了蜀中的诸葛亮、汉朝的范滂,用以形容傅漕余聪明才智、睿智过人。诸葛亮是蜀汉时期的重要谋士,而范滂则是东汉末年的名臣,两者都是历史上才智出众的人物。通过将傅漕余与他们相提并论,诗人将傅漕余的聪明才智与这些伟大的前辈相提并论,突显出他在政务上的能力和聪明才智。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自己,他自称自己是历史上有才干的人物的继承者,同时表达了对当前朝廷缺乏贤能人士的不满。他希望像商岩那样的杰出人物能够在事业上做出贡献,引领国家的发展,朝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傅漕余才能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表达了对于有才德之人在国家政务中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比喻,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批评,体现了杨冠卿对于国家兴盛和良好政治环境的期望。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