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制作船舶的首尾部分,使它们能够辨别前后左右。
船首的动作引导船尾的行动,左右斜行才能保持船的稳定。
就像提笔写字一样,有如握住时间的掌握。
就像遵循师傅的规律一样,有如传达命令。
保持船的方向和直线,得到它坚硬而有力的特质。
既然能够应对困难和危险,又何惧涉越辽阔的水域。
每次招呼都使主宰者履行职责,广泛地执行命令。
风和乌鸦都为其辩解,画中的鹭鸟空中辉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周的《志峡船具诗》中的一篇,名为《梢》。诗中描述了制作船舶的过程和船的特性,同时也融入了对船舶的象征意义和赞美之词。
诗人通过船的制作过程,表达了对船舶的精心制作和设计的重要性。船舶制作需要注意船首船尾的平衡和稳定,通过首尾的协调运动来保持船舶的直行。诗中提到的"提吏笔"和"执时柄",比喻了制作船舶时的技艺和技巧。
诗人还将船舶的制作与遵守规律和执行命令相类比。船舶的制作需要遵循师傅的规律,就像执行命令一样,需要严格遵守。这种对规律和命令的遵循,使船舶能够保持方向和直线,具备坚硬而有力的特质。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对船舶的赞美和象征意义的探讨。他说船舶既能够成功地应对险难,又不畏惧涉越辽阔的水域。每次船舶航行都是主宰者的招呼,执行职责并广泛地执行命令。诗中提到的"风乌愧斟酌"和"画鷁空辉映",通过描绘风和乌鸦的行动以及画中鹭鸟的形象,强调了船舶的卓越和出色。
整首诗以船舶为主题,通过描写制作过程和船舶特性,展示了船舶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诗意更加深远。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