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魏尚书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得到荣华富贵的惋惜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河塞日駸駸,恩仇报尽深。
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
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
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篇写道,“河塞日駸駸”,意指河塞边境地区的天空正日渐明亮,这里指的是行军的起点。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魏尚书的感激之情,表示恩怨已经报答得很深。这里的魏尚书可能是一位朝廷高官,他的功绩和贡献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回报。
接下来,诗人列举了身边忠诚的朋友。伍员是指伍员外,忠诚正直的代名词,陆绩则是指陆士衡,孝顺至亲的代表。诗人通过这两个人物的例子,表达了对忠诚和孝道的赞美。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坐下来,激发出书生的愤慨,行走时则唱起壮士的吟咏。这里的书生和壮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意味着自己无法身临壮士的境地,无法得到荣华富贵的待遇。
最后两句“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遗憾和惋惜。燕地是指在北方,燕山以北的地区,而诗人却不能成为那里的客人,无法享受那里的荣华富贵,无法得到黄金的奖赏。
整首诗词通过对送行场景的描写和对魏尚书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功名富贵的渴望。同时,诗人通过对忠诚和孝道的赞美,展示了对这些美德的崇尚。整体而言,诗词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