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mǒu ㄇㄡˇ

木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67D0
汉语字典

木部

9画

5画

上下结构

mou

mǒu

象形字

AFSU 86 、 FSU 98

TMD

EBF

44904

2673

3619

67D0

[122111234] 横、竖、竖、横、横、横、竖、撇、捺

某字概述

折叠展开

〔某〕字拼音是mǒu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9画。

〔某〕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水。

〔某〕字仓颉码是TMD 五笔是AFSU 86 、 FSU 98 四角号码是44904 郑码是EBF 中文电码是2673 区位码是3619

〔某〕字的UNICODE是67D0。 十进制为26576,UTF-32:000067d0,UTF-8:E6 9F 90。

〔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某〕字的异体字是

某的笔顺

折叠展开

某的意思

折叠展开

mǒuㄇㄡˇ

基本解释

代替不明确指出的人、地、事、物等。~人。~处。~国。

自称(代替“”或名字)~姓李。

详细解释

代词

1.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本是“”的象形。( méi )本义:梅。

2.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certain

如古人某。 —— 清· 周容《芋老人传》狂生某者。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太监某守辽东。 ——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某亦守法。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或在“”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的字样)。 ——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虚指代词。此处前一个代此人官职,后一个代他的姓名);某等(我等,我们);某们(我们,某是代词);某舍(犹某公子)

3.指不定的不说明的人或事物some

某所,而母立于兹。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某年月日。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畿辅某官。 ——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决斗某所。 —— 明· 魏禧《大铁椎传》

某家(指不确定的一家)

4.指代失传的或忘记的人名或时、地等 some

某者(表示姓名失传的人)

5.自称之词。指代“”或本名。旧时谦虚的用法I

某启。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则以为;某不量敌;某知罪矣;我张某;某以(某矣。自称自己的代词,我);某家(戏曲中自称之词);某乙(自称代称);某甲(自称之代词)

名词

〈方〉∶妻子 wife。 如:你的某给人欺侮去,你反而打我给人看。

mǒuㄇㄡˇ

详细解释

1.不指名的人或事物的代称。

《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今遣某位某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

某甲、某人。

2.我,自称之词。

《三国演义•第七回》:“某虽不才,愿请军出城,以决一战。”《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某相遇之初,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

1mǒuㄇㄡˇ

详细解释

1.指代不特定的人、事、物。

某人、某事、某年。

2.指特定或不宜说出名称的人或单位。

林某、某部官兵。

3.我,自称之词。

某虽不才,却愿意为国捐躯。

4.旧时凡应避讳之人名用“”字代。

林某老先生。

5.台⃝姓。

2méiㄇㄟˊ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某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40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51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464頁,第19

玉篇》:古梅字。
說文》:酸果也。从口含一。註詳七畫。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後切,謀上聲。
唐韻》:詔前人之言也。
玉篇》:不知名者曰某。
韻會》:臣諱君曰某。
論語》:某在斯。
左傳・宣十年》:某氏之守臣某。

又,泛言事物亦曰某。
禮・少儀》:問品味,子食于某乎。問道藝,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又,《正韻》:莫補切,音姥──義同。

甘,本作𤮺,當爲𭩱。俗作某,非。

注解

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𭩱〕字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𤮺、木

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某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莫厚切頁碼184頁,第16

某酸果也。从木从𤮺。闕。

槑古文某从口。

附注徐灝注箋:「『某』即今酸果『梅』字。因假借為『誰某』,而為借義所專,遂假『梅』為之。古文「槑」或省作『呆』,皆從木,象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莫厚反頁碼457頁,第5行,第2

槑酸果。從甘,闕。

鍇注臣鍇按:《尚書》:「唯爾元孫某。」《禮記》曰:「孝王某某者,未定之位宅也。」酸果,故從木,甘非聲,葢亦果之酸甘也。許愼不聞於師,故闕之也。

反切………頁碼457頁,第7行,第1

古文某從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莫厚切古音第一部頁碼990頁,第4許惟賢437頁,第4

槑酸果也。

段注此是今梅子正字。說見梅下。

從木甘。闕。

段注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不得其解也。玉裁謂。甘者,酸之母也。几食甘多易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莫厚切。古音在一部。

古文某。從口。

段注從口者,甘之省也。㒳之者,皃其酢醶。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甘,闕」,酸者何以从某?故闕義。按:甘从口(甘),一,食其物也。故从甘。[某]即今梅子。(《說文》:「塞口曰𤯁,甘,口也。字从甘。)

从甘闕。酸者何以从某?故闕義,按:甘从口(甘),一,食其物也,故从甘,⑴酸果也。从木、甘,甘變从口,梅木也,《說文》「可食」二字誤。⑵○照錄二說,均不甚了。

白话解释

某,酸果。字形采用“木、甘”会义。

字形解说

金文從木、從甘,戰國楚系文字則「甘」作「口」,而秦系文字仍從甘,為篆文、楷書所本。「甘」為口中含物,義與「口」近,故可相通。《說文》收古文「」,乃「」之重形,蓋或本之於從木口之「」。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則屬於同文會意。

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3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46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65頁
4說文校箋第23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227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79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40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06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69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43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23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1840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5864頁【補遺】第16869頁
14通訓定聲第80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81頁【崇文】第1921頁
16說文句讀第724頁
17章授筆記第240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14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569頁,第7字

某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ertain thing or person
  2. einige (Zähl)​, gewiss, bestimmt
  3. certain, quelque, un tel, tel

某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某(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某(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某(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某(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某(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某(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某(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某(简·楚〔战国〕·砖瓦厂) 楚〔战国〕 砖瓦厂

某(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某(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某(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某(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某(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某(简·秦·关沮) 关沮

某(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某(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某(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某(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