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的笔顺
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2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8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1頁,第21字
古文: 𥿮 、 綕 、 𦁓 、 𦁋
音《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𡘋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音又,《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例《類篇》或作𦀗。
注解
〔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ī、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戠。
〔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ī] ⑴ 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⑵ 引申為構成⑶ 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㈡ [zhì] ⑴ 古同“幟”,旗幟。
織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之弋切頁碼第432頁,第6字續丁孫
織
作布帛之緫名也。从糸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之弋切頁碼第1026頁,第6行,第1字述
作布帛之緫名也。從糸戠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之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575頁,第1字許惟賢第1120頁,第9字
作布帛之總名也。
段注布者麻縷所成。帛者絲所成。作之皆謂之織。許《此部》別布於絲。自緝篆至絣篆二十六字皆言布也。而有不可分者,如織篆是也。經與緯相成曰織。古叚爲識字。如詩之織文,微識也。
从糸。戠聲。
段注之弋切。一部。
白话解释
织,制作布帛丝品的工艺总称。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戠”作声旁。,这是乐浪郡刻写在木板上的法令中的“织”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糸」右「戠」。篆文從糸、戠(ㄓˊ zhí)聲。從「糸」,表示絲織品;「戠」表示音讀。《說文》另收有從糸、式聲的或體。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織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53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93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1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69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1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86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6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33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2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39頁,第1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5頁,第1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49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570頁【補遺】第1789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71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19頁【崇文】第44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5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142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95頁,第12字 |
織字的翻译
-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 broschieren, sticken (V), flechten (V), stricken (V), weben (V)
- tisser, tricoter
織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