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的笔顺
賦的意思
賦赋
fùㄈㄨˋ基本解释
◎见“赋”。
详细解释
动
1.征收。
《说文解字•贝部》:“赋,敛也。”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2.给与、授与。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赋与、天赋异禀。
3.吟咏、写作。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晋•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横槊赋诗。
4.分布、散布。
《诗经•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赋。”汉•毛亨•传:“赋,布也。”
名
1.税收。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税赋、田赋。
2.《诗经》六义之一。铺陈直言其事,有别于比喻和托物起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3.文体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韵文,多用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唐•李白〈大猎赋〉:“白以为赋者古诗之流,辞欲壮丽,义归博达。”
诗、词、歌、赋。
4.资质。
禀赋。
賦赋
fùㄈㄨˋ详细解释
1.税收。
田赋、赋税、租赋。
2.授予;给予。
赋予。
3.人的天性;天生的资质。
禀赋、天赋。
4.《诗经》六义之一。指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
5.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用韵,但句式类似散文,常用于写景叙事,也用于抒情说理,盛行于汉魏六朝。
楚辞汉赋。
6.作(诗、词)。
横槊赋诗、即兴赋诗、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7.〈书〉征收或交纳(税)。
岁赋其二、赋以重税。
賦赋
fùㄈㄨˋ賦字的翻译
-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 verleihen (V)
- impôt, poème, composer (un poème)
賦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