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27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84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9頁,第6字
音《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𡘋音繾。
《說文》:謫問也。
《廣雅》:責也。
《廣韻》:怒也、讓也。
《正韻》:誚也。
《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
《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
例又,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
音又,《集韻》:姓也。
注解
〔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譴〕字拼音是qi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遣。
〔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ǎn] ⑴ 責備。如:“天譴”、“譴責”。漢•王充《論衡•;自紀》:“文貴夫順合眾心,不違人意,百人讀之莫譴,千人聞之莫怪。”因罪受罰或被貶。如:“譴謫”。《元史•;卷一七四•;張孔孫傳》:“濫官放譴,不可復加任用。”罪過。《北史•;卷四十•;李彪傳》:“臣有大譴,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室而請死。”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十三齣》:“怎那經文呵,明寫著外面無干,偏則是女人之譴?”
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