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11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633頁,第48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1頁,第10字
音《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𡘋音蕖。
《說文》:水所居也。
《禮・曲禮》:溝渠必步。
例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
例又,渠渠,勤也。
《詩・秦風》:夏屋渠渠。〔箋〕渠渠,猶勤勤也。〔註〕深廣貌。
例又,大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
例又,樂章名。〈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註〕納夏一名渠。
例又,漸也。
《淮南子・氾論訓》:渠幨以守。〔註〕渠,漸也。
例又,軒渠,笑貌。
《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
例又,俗謂他人爲渠儂。
例又,水名。
《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
例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註〕渠,車輞,言跰腳也。
例又,犀渠,甲名。又,楯也。〈吳語〉:文犀之渠十行。
例又,芋渠。馬融〈廣成頌〉:蘘荷芋渠。
例又,夫渠,荷名。別作蕖。
例又,姓。
《史記・年表》:漢渠復縈。
音又,《集韻》:其據切,音遽──與詎同。
《字林》:未知詞也。
《史記・張儀傳》: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例又,與遽通。
《史記・陸賈傳》: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音又,《正韻》:臼許切,音巨──義同。
注解
〔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渠〕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ú、j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洰、朩,五行属水。
〔渠〕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榘( qú )省声。本义是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ú] ⑴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⑵ 大⑶ 方言,他⑷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㈡ [jù] ⑴ 通“讵”。相当于“岂”、“哪里”。“掾部~有其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