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2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5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男切,音含。
《說文》:舌也。又,容也。
《禮・曲禮》:席閒函丈。
例又,《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業祉福常若期。〔註〕師古曰:函,包也。
例又,《前漢・班固敘傳》:函之如海。〔註〕讀與含同。〈律歷志〉:太極函三爲一。
《禮・樂志》:人函隂陽之氣。
例又,《玉篇》: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燕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爲函也。
音又,《集韻》:戸感切,音頷。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
例《集韻》或作椷。
《前漢・天文志》:太白閒可椷劒。〔註〕謂可容一劒也。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𡘋音咸──匱也。
例又,《集韻》或作㮀,木名。
例又,或作䤴。
《博雅》:介鎧也。通作函。
例又,《玉篇》:書也。
《晉書・殷浩傳》:竟達空函。
例又,姓。
《廣韻》:漢有豫章太守函熙。又,漢複姓。漢末有黃門侍郎函治子覺。
例又,函谷,關名。
例又,通作咸。
《周禮・秋官》:伊耆氏共杖咸㊟。〔註〕咸讀爲函,以此藏杖也。
例又,張有《復古編》:圅,又作函,亦筆迹小異。別作凾,非。
注解
〔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凵部。
〔函〕字拼音是hán,半包围结构,五行属水。
〔函〕字造字法是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是舌。
〔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án] ⑴ 匣,盒子⑵ 套子,引申为量词⑶ 信件⑷ 包含,容纳⑸ 铠甲
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