憕
复制
忄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619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60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02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347頁,第33字
音《唐韻》:直陵切;《集韻》、《韻會》:持陵切,𡘋音澂。
《說文》:平也。
《玉篇》:心平也。
音又,《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
〇〔按〕《玉篇》等書皆切澄母,而《正韻》獨切禪母,蓋澄母乃次淸舌上徵音,若禪母則次濁正齒商音矣。
音又,《廣韻》:直庚切;《集韻》:除庚切,𡘋音棖。
《玉篇》:憕𢘌,失志貌。
音又,《集韻》:中莖切,音朾──義同。
音又,《類篇》:澄應切,音瞪──心靜也。
音又,《集韻》:丁鄧切,音隥──懵憕,神不𤕤也。
〇〔按〕中莖切屬知母,丁鄧切屬端母,然皆是徵音,故與澄母相近。在同音之中,端爲徵音之一,知爲徵音之五,澄爲徵音之七也;至若禪母商音次濁聲之字,則不可以切徵音次淸聲之字矣。
注解
〔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憕〕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éng、dèng、zh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登。
〔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g] ⑴ 心平,平均。⑵ 失意的样子。㈡ [dèng] ⑴ 〔懵~〕精神不爽。㈢ [zhèng] ⑴ 心静。
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