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8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0頁,第2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0頁,第7字
音《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𡘋音苞。
《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位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例又,容也。
《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例又,裹也。
《書・禹貢》:包匭菁茅。
《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例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
例又,通作苞。叢生也。
《書・禹貢》:草木漸包。
例又,姓。
《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例又,山名。
《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音又,《集韻》、《正韻》𡘋蒲交切,音咆。
《集韻》:匏亦作包。
例又,庖通作包。
《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音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
《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音又,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注解
〔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勹部。
〔包〕字拼音是bā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勹、巳,五行属水。
〔包〕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sì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是裹。
〔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āo] ⑴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⑵ 包好了的东西⑶ 装东西的袋⑷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⑸ 总揽,负全责⑹ 保证⑺ 约定的,专用的⑻ 围⑼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⑽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⑾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