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án ㄧㄢˊ

廴部 共6画 半包围结构 5EF6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廴部

6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yan

yán

形声字

THPD 86 、 THNP 98

NKHYM NKHYV

YMII

12401

1693

4951

5EF6

[321554] 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延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以然切頁碼57頁,第22

異體𨒂

延長行也。从㢟丿聲。

附注段玉裁注:「本義訓長行,引伸則專訓長。《方言》曰:『延,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又曰:『延,徧也。』」王筠句讀:「《釋詁》『延,長也。』云行者,為其從廴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以然反頁碼167頁,第3行,第1

延長行也。從㢟丿聲。

鍇注臣鍇曰:「安步然後知千里之行也。丿音怡。」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余制切、以然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308頁,第5許惟賢138頁,第9

延長行也。

段注本義訓長行。引伸則專訓長。《方言》曰:延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又曰:延徧也。

从㢟。𠂆聲。

段注𠂆部》曰:象抴引之形。余制切。虒延曳皆以爲聲。今篆體各異。非也。𠂆延虒曳古音在十六部。故《大雅》施於條枚。《呂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作延于條枚。延音讀如移也。今音以然切。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長行。引申為[徧]。

長行也。延長斯遍,故引申為徧。

白话解释

延,长远地行进。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丿”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及金文字形皆為從彳、從止,隸定作「?」。彳為「行」之省形,義為道路;止為腳,亦與走路有關。二者相合,正像行走於路上的樣子。戰國文字則將「彳」向右下拉長,並在「止」上加一斜筆。篆文字形則將向右下拉長的「彳」形定為「廴」,「止」上所加的斜筆則誤以為「?」,成為從?、?聲的結構。?為路上行走,作為形符,表示義與行走有關;?為牽引,引申而有前行的意思,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隸書字形則於「廴」上多增一點,而楷書則和篆文同形。在六書中,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文字屬於異文會意,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

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6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37頁
4說文校箋第78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7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25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44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10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8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6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79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59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642頁【補遺】第16383頁【後編】第18177頁
14通訓定聲第304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67頁【崇文】第665頁
16說文句讀第225頁
17說文新證第137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91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37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216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