䖹
字义 反馈

复制

yáng ㄧㄤˊ ㄇ˙

虫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45B9
汉语字典

虫部

13画

7画

左右结构

yang mi

yáng

JGJF 86 、 JHGF 98

LITQ

IIAE

51150

45B9

[2512142121112]

䖹字概述

折叠展开

〔䖹〕字拼音是yáng,mǐ 部首是虫, 总笔画是13画。

〔䖹〕字是左右结构

〔䖹〕字仓颉码是LITQ 五笔是JGJF 86 、 JHGF 98 四角号码是51150 郑码是IIAE

〔䖹〕字的UNICODE是45B9。 十进制为17849,UTF-32:000045b9,UTF-8:E4 96 B9。

〔䖹〕字的异体字是

䖹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ángㄧㄤˊ

基本解释

米象。后作“”。象鼻虫科。吃米、稻、麦和高粱等粮食,是粮仓中的害虫。《爾雅•釋蟲》:“蛄䗐,强䖹。”现代生物学泛指象鼻虫科昆虫。如:松䖹;栗䖹;果䖹。

䖹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9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84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057頁,第15

唐韻》:余兩切;《集韻》:以兩切,𡘋音養。
說文》:搔䖹也

又,揚子《方言》:蚍蜉,燕謂之蛾䖹

又,《廣韻》:綿婢切,音渳。
爾雅・釋蟲》:蛄䗐,强䖹。揚子《方言》:螳螂,或謂之䖹䖹,蛄䗐謂之强䖹。〔郭註〕米中小黑甲蟲也。建平人呼芉子,音芉,芉卽姓也。

正字通》云:䖹字有平上二音。
〇〔按〕字書䖹字有余兩、綿婢二切,皆係上聲,無平聲。

注解

〔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䖹〕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áng、m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𦍋

〔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ng] ⑴ 米象。后作“蛘”。象鼻虫科。吃米、稻、麦和高粱等粮食,是粮仓中的害虫。《爾雅•釋蟲》:“蛄䗐,强䖹。”现代生物学泛指象鼻虫科昆虫。如:松䖹;栗䖹;果䖹。

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䖹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兩切頁碼444頁,第22

異體蛘、𧒃

䖹搔蛘也。从虫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余兩切頁碼1049頁,第5行,第2

䖹搔蛘也。從虫羊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676頁,第6許惟賢1164頁,第9

䖹騷蛘也。

段注騷各本作搔。今正。疥字下曰:騷也。今亦作搔。搔,𠜜也。非其意。唐人所引作瘙。瘙見号韵。乃俗字。許所無。依義當作騷。騷,𢺕也。毛云動也。騷痒者,擾動於肌膚閒也。玄應引《禮記》蛘不敢搔。俗多用痒癢養字。葢非也。蛘从虫者,往往有蟲濳於膜。故疥字亦或作𧎁,作蚧。

从虫。聲。

段注余㒳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痛癢當作蛘。

本誼為瘡之癢,引申為一切癢。

痛蛘⊙。

痛癢當作蛘,引申為一切之蛘。

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79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13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42頁
4說文校箋第591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528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95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8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57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1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51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56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67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971頁【補遺】第17951頁
14通訓定聲第353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65頁【崇文】第4657頁
16說文句讀第1932頁
17章授筆記第555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52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1228頁,第14字

䖹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terchangeable 蛘) weevil

䖹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䖹(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