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áo ㄧㄠˊ yóu ㄧㄡˊ zhòu ㄓㄡˋ

糸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E47
汉语字典

糸部

17画

11画

左右结构

yao you zhou

yáo yóu zhòu

形声字

ERMI 86 、 ETFI 98

BUHVF

PVMZ

22793

4925

8477

7E47

[34433112523554234] 撇、点、点、撇、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撇、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繇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繇〕字拼音是yáo,yóu,zhòu 部首是糸, 总笔画是17画。

〔繇〕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繇〕字仓颉码是BUHVF 五笔是ERMI 86 、 ETFI 98 四角号码是22793 郑码是PVMZ 中文电码是4925 区位码是8477

〔繇〕字的UNICODE是7E47。 十进制为32327,UTF-32:00007e47,UTF-8:E7 B9 87。

〔繇〕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繇〕字的异体字是

繇的笔顺

折叠展开

繇的意思

折叠展开

1yáoㄧㄠˊ

基本解释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

草木茂盛貌。也作“”。《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通“”。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

通“”。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

通“”。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

通“”。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

介词。相当于“”。《爾雅•釋詁上》:“繇,於也。”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同本义follow

鲁颜无繇。 —— 《史记·弟子传》

3.动摇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 —— 《史记》

名词

1.力役,通“slave

繇者揭钁,负笼土。 —— 《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史记·项羽本纪》减太官,省繇赋。 —— 《汉书·景帝纪》

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通“”。歌谣rhyme

参人民繇俗。 —— 《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繇俗(歌谣风俗)

3.古族名 Yao nationality,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4.姓。

形容词

1.茂盛;草茂盛luxuriant

厥草惟繇。 —— 《书·禹贡》

2.通“”。远remote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 —— 《荀子·礼论》

3.另见 yóu;zhòu。

2yóuㄧㄡˊ

基本解释

通“”。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

通“”。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通“”。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

通“”。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

通“”。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

通“”。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

通“”。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

通“”。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

同“𨙂”。疾行。《廣韻•宵韻》:“𨙂,疾行。又音由。或作繇。”

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

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

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

详细解释

介词

从,自 from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动词

1.通“roam

近者陆子优繇。 —— 《汉书·文帝纪》

2.通“”。经pass through; by way of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 —— 《汉书·董仲书传》政繇冢宰。 —— 《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繇朐汏輈。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另见 yáo;zhòu。

3zhòuㄓㄡˋ

基本解释

通“”。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

详细解释

名词

1.通“”。古时占卜的文辞divinatary words

成风闻 成季之繇。 —— 《左传·闵公二年》

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繇文(占卜的文辞)

2.另见 yáo;yóu。

1yóuㄧㄡˊ

详细解释

2zhòuㄓㄡˋ

详细解释

古代占卜的文辞。

《左传•闵公二年》:“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选•潘岳•西征赋》:“既定鼎于郏鄏,遂钻龟而启繇。”

3yáoㄧㄠˊ

详细解释

劳役。

《汉书•卷五•景帝纪》:“减太官,省繇赋。”

1yáoㄧㄠˊ

详细解释

1.〈书〉劳役。通“”。

2.〈书〉民间文学的一种,可以随口唱出而不用乐器伴奏的韵语。通“”。

2yóuㄧㄡˊ

详细解释

1.〈书〉通“”。

2.姓。

3zhòuㄓㄡˋ

详细解释

古代占卜用的文辞。

繇辞、繇文。

繇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37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900頁,第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餘招切,音遙。
說文》作䌛,隨從也。徐鉉曰:今俗从䍃。

又,《書・禹貢》:厥草惟繇。〔傳〕茂也。〔釋文〕抽也。

又,與徭同。
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釋文〕繇,本亦作徭。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註〕應劭曰:繇,役也。
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古通用。又,〈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又,與陶同。
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又,與謠同。
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又,姓。
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註〕繇姓,咎繇之後。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與由同。
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
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註〕繇,過也。
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又,與猷同。
爾雅・釋詁》:繇,道也。〔疏〕〈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義同。

又,與猶同。
爾雅・釋詁》:繇,喜也。〔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又,與悠同。
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註〕師古曰:繇與悠同。悠悠,行貌。

又,與游同。
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
〇〔按〕《文選》作優游。

又,《集韻》:直𧙗切。
易・繫辭》〔註〕:爻繇之辭,所以明得失。〔釋文〕服虔云:抽也,抽出吉凶也。韋昭云:由也,吉凶所由生也。
左傳・閔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註〕繇,卦兆之占辭。
爾雅・釋詁》:繇,於也。〔註〕繇辭。〔疏〕卦兆之辭也。
干祿字書》:繇,臯繇字。繇,卜兆辭,音胄。
𧥏》:繇,从䍃、从卜、从系。
〇〔按〕繇、𦅸經典皆通用。
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注解

〔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áo、yóu、z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䍃、系,五行属

〔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系。本义是随从。

〔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o] ⑴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⑵ 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⑶ 通“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⑷ 通“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⑸ 通“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⑹ 通“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⑺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⑻ 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⑼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yóu] ⑴ 通“由”。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⑵ 通“由”。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⑶ 通“由”。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⑷ 通“由”。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⑸ 通“由”。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⑹ 通“由”。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⑺ 通“猷”。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⑻ 通“猷”。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⑼ 同“𨙂”。疾行。《廣韻•宵韻》:“𨙂,疾行。又音由。或作繇。”⑽ 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⑾ 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⑿ 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 [zhòu] ⑴ 通“籀”。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

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繇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余招切頁碼429頁,第10

異體𦅹、繇

䌛隨從也。从系䚻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从䍃。

附注段玉裁注:「亦用為傜役字。傜役者,隨從而為之者也。」邵瑛羣經正字:「今作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延朝反頁碼1023頁,第1行,第2

䌛從隨也。從系䚻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余招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569頁,第2許惟賢1116頁,第2

䌛隨從也。

段注《辵部》曰:從,隨行也。隨,從也。䌛與隨,從三篆爲轉注。从系者,謂引之而往也。《爾雅・釋故》曰:䌛,道也。詩書䌛作猷。叚借字。《小雅》。匪大猶是經。《大雅》。遠猶辰吿。傳皆曰:猶,道也。《書・大誥》。猷爾多邦。猷亦道也。道路及導引,古同作道。皆隨從之義也。䌛之譌體作䌛。亦用爲傜役字。傜役者,隨從而爲之者也。

从系。

段注有所系而隨從之也。

䚻聲。

段注余招切。按此音非也。當以周切。三部。

或䌛字。

段注古䌛由通用一字也。各本無此篆。全書由聲之字皆無𣒨柢。今補。按詩,書,《論語》及他經傳皆用此字。其象形會意今不可知。或當从田有路可入也。《韓詩》横由其畝傳曰:東西曰横。南北曰由。《毛詩》由作從。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書•大誥》「猷爾多邦」,猷,于之借,由乃《說文》「㽕蘗」之㽕,古文作由。

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8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14頁
4說文校箋第567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1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88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16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32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1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38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544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48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549頁【補遺】第17890頁
14通訓定聲第1151頁,第2字
15通訓定聲第1152頁,第1字
16說文義證第1117頁【崇文】第4465頁
17說文句讀第1854頁
18說文新證第885頁,第1字
19章授筆記第537頁,第7字
20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26頁,第2字
21古字釋要第1193頁,第2字

繇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ason, cause
  2. Zwangsarbeit (S)​, bewirken, hervorrufen
  3. cause, comme, encore, suivre, florissant

繇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繇(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繇(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繇(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繇(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繇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