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卷不释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手不释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即窜位而自立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负和成就上虽远不及曹操,但对于文学的重视,则不在其父之下,《典论・论文》所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一斑。又曹丕写过许多的诗歌、散文、辞赋,其中《典论・论文》更是开我国文学批评的先河。曹丕对于文学的爱好,实有家学渊源。父亲曹操不但是一代枭雄,也是著名的诗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则更是不在话下,后人誉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对建安文学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澜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自叙》一文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于治学,即使身在军队之中,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著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并常跟曹丕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思虑专一,但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曹丕以父亲的话自我勉励,即使年长之后,仍旧不断努力学习。后来《典论・自叙》原文的“手不释卷”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书证】
- 01.宋・楼钥《攻媿集・卷一○一・太府寺主簿周君墓志铭》:“遂发愤进学,不半载,下笔成文,众皆惊叹。自尔手卷不释,博贯经史。”
手卷不释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手卷不释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